在新能源产业的浪潮中,阳光电源又落下关键一子。5月20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阳光新能源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式备案,项目总投资额达42.67亿元。
这是阳光电源在东北布局的首个百万吨级绿氢化工项目,标志着其 “风光储氢” 全产业链战略进一步深化,也为东北地区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据黑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消息,该项目总投资额达42.67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计划新建办公用房,并依托当地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自建电解水制氢装置生产绿氢。
项目核心目标是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氨,预计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法人单位为富裕县成阳绿氢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注册资本100万元;综合企查查等平台数据来看,公司隶属于阳光电源,是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控股公司。
(图片来源:黑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新能源作为阳光电源的新能源投资平台,已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电项目超 4700 万千瓦,覆盖全球10余个国家。此次在黑龙江布局,彰显了阳光电源将氢能业务从内蒙古、吉林等传统布局区域,正式向东北腹地延伸。
事实上,近年来黑龙江省将氢能列为重点发展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 “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并规划 9 个大型绿色氢氨醇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富裕县项目算是当地“风光制氢 + 化工转化”模式的典型代表,未来可享受电价优惠、设备补贴等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领域的"隐形冠军",阳光电源早在2021年就宣布进军氢能产业。从最初研发制氢设备,到如今在全国多地布局绿氢项目,阳光电源的氢能布局呈现 “装备制造 + 项目投资” 双轮驱动特征。
·制氢装备领跑:旗下阳光氢能科技拥有碱性(ALK)和质子交换膜(PEM)双技术路线,电解槽产能 2024 年已达 3GW,可满足年产 30 万吨绿氢的设备需求。其 PEM 电解槽电流密度达 1.5A/cm²,直流电耗行业领先,适配风光发电的波动性特征。
·项目投资遍地开花:除富裕县项目外,阳光电源已中标全球最大绿氢化工项目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年产 60 万吨绿氨 + 6 万吨绿色甲醇),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布局氢能子公司,形成 “东北 - 华北” 氢能走廊。据不完全统计,其旗下绿色氢氨醇项目已超 7 个,覆盖制氢、储运、化工转化全链条。
从业务协同来看,阳光电源已形成风光储氢一体化的战略闭环。阳光电源的氢能布局与其核心业务形成深度协同:
·风光资源利用:利用自身在光伏、风电领域的开发经验,将富裕县项目与周边风光电站联动,实现 “绿电直供制氢”,降低对电网依赖。
·储能技术赋能:通过储能系统平抑风光发电波动,保障电解槽稳定运行,同时探索 “氢储能 + 电网调峰” 模式,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
·化工场景落地:绿色甲醇可作为船舶燃料,绿氨可用于火电掺烧,与阳光电源在交通、电力领域的业务形成互补,打造 “零碳能源生态”。
这种战略布局背后,是阳光电源对能源革命的精准预判。通过将光伏、风电等清洁电力直接用于制氢,既解决了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又为化工、交通等高耗能领域提供了零碳原料。
当东北老工业基地遇上氢能新势力,从松花江畔到渤海之滨,一幅"用风光发电、以氢能炼钢、拿绿醇当油"的碳中和画卷,正在中国北方徐徐展开。
声明:
· 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
· 本文内有的信息、图片或素材,如无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